机械金工实习报告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机械金工实习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机械金工实习报告1一、实习目的:
为期四周的金工实习在疲惫和惊喜的交织中走到了尽头,总的来说这次为期四周的实习活动是一次有趣且必将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工作的重要的经验。金工实习本来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共包括车工、钳工,是高等院校工科学生学习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方法和技术,完成工程基本训练的重要必修课。纵观车工、钳工加工过程,不仅可以让我们获得了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了解了机械制造的一般操作,更好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而且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了我们的工程素质。从原来的一无所知,慢慢学会做锤柄,锤头,最后还能制造出一部小型电动小车。这是一次我们学习,锻炼的好机会!通过这次虽短而充实的实习着实让我收获了很多。
二、实习内容:
第一天的内容比较简单,但也非常重要,是由老师讲解实习的内容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在工业生产中,安全要摆在第一位,是至关重要的!这是老师给我们的第一忠告。参观了车间,上面写了8个大字,“安全实习,珍惜生命”在第一天里,我们被安排开一个实习前的安全报告。观看了有关方面的录像。录像里详尽的播放了许多工种的实习要求和安全处理。看着那么复杂生于操作的机器还有许多因不按要求操作机器而发生的事故,我们都吓了一跳。搞得我都有点害怕,一个无意的动作或是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机械事故甚至人身安全事故。在未发生安全事故前,许多人对安全教育不重视,认为太烦琐,太乏味。一旦发生了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师资有限,我们班跟二班采用了交叉实习的方式实习,更充分地利用各种机械设备和师资资源,不但减轻了老师的授课压力,我们也更容易接受了相关的知识。
实习开始了,我们班一开始接到的任务是制作一个锤子的手柄,每人需要用到一根为圆柱形,长度为190mm的毛坯,再预留2至3mm的长度,所以我们要把很长一条铁棒锯成一段段长度合适的毛坯,之后要在钳工台上用台虎钳夹持毛坯。老师教我们学会用锯刀,锯的时候不能用蛮力,要合理利用锯齿,锯片安装时锯齿要朝前方,锯刀不能向着人。我开始锯的时候不熟练,速度比较慢,就打算多用点力,结果控制得不太好,一不小心把锯片弄断,后来慢慢就熟悉了,很快就锯好了。
拿到了毛坯之后,就可以开始用车床加工了,面对着庞大的车床,我除了好奇外,对它十分的陌生。通过了解,得知车工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和刀具的移动来加工各种回转体的表面,包括:内外圆锥面、内外螺纹、端面、沟槽等,车工所用的刀具有:车刀、镗刀、钻头等,车销加工时,工件的旋转运动为主的运动,刀具相对工件的横向或纵向移动为进给运动。老师开动车床,向我们演示了纵横向手动进给等基础动作,是先在一块毛坯上演示的,展示了斜面,压花,磨圆球,做到进退动作准确、自如,且要做到进给动作缓慢、均匀、连续,让我们叹为观止。
开始了,先用车刀车平两端。在毛料84mm处划线,用于之后的滚花,后面的经过钻孔,在钻中心孔的过程中,会遇到孔和顶尖不对齐的问题,在询问老师之后,我们发现是在车刀的安装过程中下面的铁片垫不好,以致于平面不平,之后就用活顶尖顶住毛料,将毛料前段部分车成8mm的厚度,这个过程耗费的时间长,需要用游标卡尺进行多次的测量。然而,加工速度很慢,我们尝试一次进了20格,结果刀口冒出了白烟,停下来一看,发现刀片也已经磨损了。材料的厚度也搞得太细了,没用了,加工失败,这就是心急的后果。后来重新再来,耐心进刀,终于使圆柱直径为8mm。
之后开始磨斜面,把台面转到10度,这个步骤很顺利,一下子就磨好了。接着就磨圆球了,那个需要的手动能力很强,需要耐心,我尝试了很多次,甚至拿那些没用的毛坯来练习,结果磨出来的圆球也很粗糙。不禁感叹,这也太难了吧。要经过多久的训练才能学会啊~
最后就是压花了,我汲取了前面同学的失败经验,把手柄顶得很紧,并用活塞顶住,一切调整完成后,开始慢慢向前自动移动,一番耐心等待后,得到了成品,花纹恰到好处,还算是不错的啦,自己也松了一口气。
到了第二周,一班和二班交换任务,轮到我们做锤头,要先把长方体形状的毛坯铣成16mm,同样需要耐心地进刀,一层层铣下去,每次都用游标卡尺量一下,怕不小心铣多了,途中,一些废铁屑直接弹到眼睛上,我很庆幸我当时带了眼镜,否则真不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小心操作,在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把材料铣好了。
接下来,工序就很复杂了。用到枯燥乏味的钳工技术,经过了解查询,钳工的主要内容为刮研、钻孔、攻套丝、锯割、锉削、装配、划线;了解了锉刀的构造、分类、选用、锉削姿势、锉削方法和质量的检测。首先要正确的握锉刀,锉削平面时保持锉刀的平直运动是锉削的关键,锉削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种。锉刀推进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手压力大则后小,锉刀推到中间位置时,两手压力相同,继续推进锉刀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压力加大。锉刀返回时不施加压力。切削加工、机械装配和修理作业中的手工作业。
老实说,整个车间实习最辛苦就是这个步骤了,经常都是在反反复复一个动作,还要有力气,还要做到位,那就是手握锉刀在工件上来来回回的锉,在加工前要先划线,之后我们需要把那些边角挫成斜面,又要磨圆角,其中切锤头最费力,一切就几乎一个小时了,切得手都软了,我意识到,认真起锯收锯很重要,合理用力更能提高效率。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锤头形状弄好,最后还要用钻床钻出一个孔,然后攻套丝,打上学号,尽管打得很难看,但也算勉强完成了。
之后的两周就要开始制作小车,首先我们对这方面几乎没有一点基础,我知道从何入手,所以我们就尝试到处搜集资料,通过书籍,网络,与他人交流。慢慢了解一些知识,就准备制作。首先是要购买材料,我们去了市区寻找各种材料,从早上10点逛到下午3点,几经周折才买到了材料。包括木板,电池盒,小电机,车轴,车轮,齿轮,导线。材料买好后,就可以开始制作了。我们分工合作,锯木板,连导线,安装电机齿轮,其他步骤都很快弄好,就差开关了,感觉这个最难设计了,由于没买电池架,一直都想不出办法,想了很多方案,终于找到一个最合适可行的方法,就是拿铁杆固定住铁丝,用电钻在木板侧面钻个大小合适的小洞,伸进铁杆,再塑造好铁丝的造型,通过推动铁杆来触动电池正负极,终于成功设计出一个开关。大功告成,开始试验,觉得还可以,一直到了上交成果的那天。这是我们发现我们的小车跑不了直线,都会向左偏转,我们的电机是类似四驱车的马达,动力很强。这也把我们的缺陷放大。我们事后分析了原因,应该是钻洞的时候两边不对称,使小车重心偏移,一直偏向左边,不过就整个过程来说,我们也算挺成功的了。
通过这次实习 ……此处隐藏40892个字……p>想起一个工件的制作在实际中可能需要经过很多工序,并且由于其中某部分的形状比较奇特很难制作而使制作出来的成品不合要求。
而通过电脑的模拟程序,就会更容易更直观地看到整个生产过程,同时对于工件在制作中可能遇到的情况都可以进行模拟,人们就更容易掌握制作时要注意的情况,进行相应的修改,使最后的成品更尽善尽美。
我就很为科技的发达带来的好处而感叹。
因为对这个软件的使用很感兴趣,下班后我还留在了电脑室里,请老师教我用软件制作了一个巧克力常用的半球柱的形状的模形。
看到自己亲手设计的模形,我心里美滋滋的。
很快地两周的金工实习就过去了,在这个实习过程里我还得到了一个小小的纪念品——我在注塑挤塑的实习的时候制作的两个小小的塑料杯。
物体虽小,也不比得其他同学化学加工时得到的自己设计加工的小工艺板有趣,但毕竟是自己的劳动结果,也算是可以给这次实习一个很好的回忆。
金工实习非机械类心得体会【2】
提起金工实习,怨恨与兴奋都涌上心头。
我怨,故我们放假时间太短,一下使我们的假期缩短了长达10天;我兴奋,因为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的亲身实践。
因为进入大学一年有余,整天都是理论学习,这次终于可以亲身实践了。
心中当然有点兴奋。
金工实习又叫金属加工工艺实习,是一门实践基础课,是我们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选修课。
然而,时光如梭。
短短的几天时光,转眼即逝。
我们实习就这样告一段落。
这次实习不仅是简单的技能实践,更让我体验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以及“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的真谛。
在实习期间,开始一天半的学习,老师简单的给我们讲一些简单的理论和安全事项,尤其是安全。
老师一再的强调,使得我们不厌其烦。
我们有点迫不及待的赶快去实践。
之后,我们先后参加了车工、焊接、钳工、热处理四种工种。
从中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这让我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增强自己动手能力。
首先是老师为了便于管理,把我们同学分为四组,我就分到了第四组。
我们那一组首先接触的是车工。
车工是我们老师着重强调安全的工种之一,容不得半点马虎。
我们的要求就是用一段尼龙棒,经车床加工成一个回转体。
老师曾强调回转体的加工不难,然而,加工的步骤拥有一定的难度,步骤一旦出错整个工件就会报废。
老师首先给我们做一次示范。
其中,再次强调一定再加紧棒的时候,一定要扶好上面的把手,以免落下来之后砸到开关,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还有一项就是进刀与退刀,一定要辨别好顺逆时针,以免把车刀折断。
我们看的不厌其烦。
然而,当我亲身去加工时,再次领略到实践同理论的差距。
首先是对刀,移动底座,使刀尖与棒头一致,再让刀和棒似挨非挨。
然后,再调整距离,旋转轮每移动一周,棒的直径减少10mm。
熟悉了步骤我便看着图纸自己学着做起来。
然而,在做的过程中,老是把顺时针进刀和逆时针进刀搞错。
庆幸的是,老师在一旁对我进行提醒。
我也差一点把车刀撞到车床上。
幸亏我移动的慢,反应敏捷,及时做出了调整。
经过几次的训练,我们已经熟悉了本项操作。
虽然看起来很简单的东西,但真正做的时候才能感到困难。
其中的微小差距就造成了整个零件的好坏。
虽然,我庆幸没出现什么问题,但我们组的一个同学在上紧尼龙棒时,裤子一不小心擦到了开关,车床迅速旋转,直接把把手甩的好远,庆幸的是,当时并没有人在那里。
经过这次事件,我才真正领略到老师的良苦用心。
车工之后是焊工,无数次看到建筑工地里闪烁的电火花,我知道那就是焊接,本想着操作起来很容易,然而事实却并非那样,比我想象的要难的多了。
焊接所产生的气味和刺眼的光对人体都是有害的,虽然有排风的装置来解决有害气体但还是有点杯水车薪的感觉。
我们带好防护罩,即一个像墨镜的厚玻璃。
开始了我焊工的操作,从老师那里学到了焊条的角度一般在七十到八十之间,运条的速度,要求当然是匀速,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是不快则慢,很难保持匀速,因此焊出来的结果是很不流畅的,有的地方停留时间短则当然没有焊好,还有裂纹,停留时间长的地方,则经常会出现被焊透的毛病,出现了漏洞;练习的过程中还往往把焊条粘到铁板上,看着通红的焊条,心里那个急啊,心中那个怕呀。
我当时看到通红的焊条,不由得惊慌失措,同学帮我关了电源着才得以化解。
不过在后来的反复体验中,还是掌握了一些窍门,这次更让我认识到:不要把一件事情看的太简单,只有自己做过,体验过才知道其中的奥妙。
焊工过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眼睛闪的很痛。
到最重要的一项啦,也是最辛苦的一项——钳工。
听完老师的讲解,看完图形,就开工了。
将一块正方形的铁块,制作成一定形状的模型---锤子。
首先是把在铁块上量好尺寸并画线,画线,这工作不可轻视,一旦出点差错便会使自己的零件不合尺寸。
接下来就是令我一生难以忘怀的锯削了。
我原先以为锯锯子嘛,就那么来回拖啊拖,没什么大不了的,小事一桩。
但事实上锯锯子,也是讲究诀窍的,锯锯子并不是一定都会累得两手发麻,两眼发慌的,我们首先要调节好锯口的方向,根据锯口的方向使力,起锯时应该以左手拇指靠住锯条,以防止锯条横向滑动,右手稳推手柄,锯条应该与铁块有一定角度,不然会滑动,而且锯不下去。
锯好之后,紧接着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我认为这项比锯更累,我锯好之后整整搓了一个中午,我的胳膊累的又酸又疼,但看到自己完工的锤子,心中的怨与恨早以消失殆尽了,这毕竟是自己亲手加工的虽然有些不合标准,但心里仍有一种很自豪的感觉。
并且我也真正领略动手的重要性。
我们最后的一个工种就是热处理。
这个最容易的一个工种,从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锤子从950度的高温炉中拿来放入水中的那一刻。
那水烫的那是……那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呀。
这个步骤又叫淬火,是为了增加锤子的硬度的。
通过一个礼拜的金工实习,我了解到很多工作常识,也得到意志上锻炼,有辛酸也有快乐,这是我大学生活中的又一笔宝贵的财富,虽然有些累,但我们痛并快乐着,也注定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将有很大的影响。
去反思,勤时自勉,有所收获,使这次实习达到了真正的目的。
但这段特殊的学习过程带给我对学习,对生活的点滴体会却会一直铭记在我心中,时时翻出体味,相信它们会是使我受益终生的精神财富。
最后由衷的感谢我们辛勤的老师。
文档为doc格式